区校同上“行走的团课”,解锁平安守护新姿势!

2025-05-07 11:17   洪山大学之城  

科技砺剑强警魂,智汇青春护平安。五四青年节前夕,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团委与华中科技大学团委携手,组织青年民警走进校园同上一堂“行走的团课”。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化分享,搭建起警校联动的创新平台,开启科技赋能警务、青春守护平安的实践探索。

活动伊始,青年民警们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这座由老机械厂改建的校史馆,承载着华科大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厚重历史。在参观过程中,青年民警们沿着校史展览的时间脉络,深入了解了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以及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的发展历程。近900张图片、100余件实物、20个重点电子展项,生动展现了学校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篇章。民警们沉浸其中,深受触动,对高校的发展历程和深厚文化底蕴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离开校史馆后,大家一同前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参观。作为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国家研究中心之一,这里聚焦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和生命光电子三大领域,犹如一座科技前沿的“灯塔”,致力于攻克“卡脖子”技术瓶颈,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在参观过程中,民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不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讲解员展开交流。青年民警们纷纷表示,在这里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也为自身的科技强警工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与启发,更加坚定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决心。

参观结束后,青年民警们与华中科技大学的青年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座谈交流。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洪山派出所刑侦民警杨杏艳,用一个个真实的刑侦故事,展现了她在打击犯罪过程中的坚韧与智慧;武汉市劳动模范、市场派出所挂职副所长郭俊成,讲述了自己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公安基层治理水平的实践经历;二等功臣、武汉市青年先锋网安大队副大队长王清华,则分享了自己投身警营后的精彩故事。

高校师生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入互动。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事务科崔鑫宇老师围绕校园安全警校协作分享了诸多实用经验;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博士生刘耀东聚焦透镜天线在警务装备上的应用,为提升警务装备性能提供了新思路;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安全攻防团队硕士生叶礼亮则分享了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工作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先进计算技术为优化警务应用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0级博士丁晨,已进入省公安厅定向选调考察,即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他以《计算架构革新:赋能智慧警务新生态》为主题的演讲,为在场的民警和师生描绘了一幅智慧警务的新蓝图,也让大家看到了科技与警务融合的广阔前景。

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王清华,也分享了自己从GPON研发工程师到投身警营的难忘经历。以其名字命名的“王清华数智赋能工作室”,凭借专业技术从四十万余条数据中精准锁定线索,成功打掉“黑客”团伙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团伙,为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立下赫赫战功。王清华的分享,让在场师生深刻认识到公安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在公安实战中的关键作用。

“回到熟悉的母校,感到格外亲切。”喻家山派出所青年民警余文毅感慨道。曾是华科电气学院电机系毕业生的他,有着多年硬件工程师从业经历,2年前投身警营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活动现场,余文毅与校友们分享了参警以来的点滴故事。

在他眼中,派出所里的每一位社区民警都像结构工程师,精心构筑校园安全的坚固堡垒;每一位办案民警都似硬件工程师,凭借丰富经验与过人智慧“调通”复杂案件;每一位出警民警都如同软件工程师,及时为大家解开工作生活中的“BUG”。他的分享,让大家对公安工作有了更生动、更具象的理解。

“此次‘行走的团课’五四主题活动,是警校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洪山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辖区高校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和平安共建,携手为平安校园、平安社会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共同书写警校合作的崭新篇章。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罗维舟)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