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再“单向输出” 洪山推动科学与公众“双向奔赴”

2025-07-28 09:06   洪山大学之城  

7月24日下午,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办“新法引领·AI赋能”2025年洪山区基层科普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区186名基层科普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者的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此次培训聚焦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解读与AI技术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两大主题。武汉市科技报负责人饶建平从《科普法》的背景、《科普法》新旧对比、新《科普法》八大亮点等方面深度解读新修订的《科普法》,指出新时代科普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奔赴”,要构建起大科普格局,为培训人员厘清了立法脉络和实践重点。

华中科技大学张千帆教授则通过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生动案例,讲授了人工智能时代基层科普工作创新实践,展现了AI技术如何重塑社会生活,引导大家理性看待AI的发展。她呼吁基层科普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不仅要当好“知识传递者”,更要做“价值翻译者”,结合自身资源与需求,创新科普形式与内容,提高科普效果与影响力,真正成为“公众与科技的桥梁”。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通过近距离接触珍贵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展品,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感受到科普场馆在知识传播与科学精神培育中的独特作用,为今后结合区域特色资源开展更生动、更接地气的科普活动积累了素材与灵感。

区科协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促进经验交流、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基层科普工作者在科普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本领。下一步,将推动参训人员把AI技术应用、新法解读等学习成果融入实际工作,打造更具活力的科普生态,为大学之城建设贡献科普智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通讯员 林蕊)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