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洪山区珞南街道四眼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座无虚席。伴随着非洲鼓《走天涯》的激昂节奏,由5名大龄孤独症、智力障碍青少年组成的“星空乐队”用整齐的鼓点敲开了洪山区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序幕。这些特殊的乐手们专注的神情和投入的表演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鼓槌落下,我们听到了生命最本真的力量:它是挣脱沉默的第一声呐喊,是与世界共振的第一次拥抱,更是“我们都一样”的平等交响。
随后,武汉市盲童学校毕业生金海心以陶笛独奏《苗岭的早晨》,以轻快的节奏带领大家“走进”那片云雾缭绕的山林;该校“六点天使”艺术团视障学生则用纯净的嗓音演绎了合唱《花开忘忧》,诠释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当天,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叶霞,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杜银川,区残联、珞南街道、四眼井社区相关负责人共同“点亮”大屏幕,象征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四眼井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陈飞现场分享了一个个鲜活的助残故事:“有‘李’守护”调解达人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翠云30年如一日关爱残障家庭;“调兵遣‘匠’”应急强人姜友华师傅定期为行动不便的残障、孤寡老人检修电路;“‘桂’在知心”关爱能人桂莉负责组织残障老年人的休闲活动,时刻关注着每位老人的生活与健康。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为“四眼井社区助残志愿队”代表授旗,旗帜里的“阳光”代表着为残障朋友驱散生活的阴霾,“牵手”象征着与残障朋友并肩同行的决心。
来自区红十字会、省妇幼、社区助残志愿队、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代表分别从“人道关怀、健康守护、社区共融、青春力量”四个维度发出助残倡议。他们带着红十字会的人道初心、妇幼工作者的医者仁心、社区服务的邻里温情、高校教育的青春力量,在现场庄严承诺:汇聚爱心资源,搭建希望桥梁,让每一份资源都成为帮助残疾人迈向更好生活的坚实阶梯!
助残事业,需要每一份力量的精准衔接,才能拼成完整的温暖图景。活动尾声,助残单位代表、志愿服务队代表、残疾人代表等共同完成了一幅特殊的拼图。它们或是一句庄重的承诺、一个温暖的口号,或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但都承载着同一个信念:让每一个生命,都不再是“缺失的角落”。
此次活动期间,社区内同步开展了“向阳暖阁”残疾人烧箔画手工艺制作活动和省妇幼儿童康复活动;室外,社工及志愿者们体验了蒙眼穿越障碍物互动游戏,并在助残宣言墙下郑重写下助残宣言;街道口小学学生绘制的助残主题手抄报,用童真的画笔描绘出“残健共融”的美好愿景。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帮扶、康复服务等工作,让扶残助残的温暖持续传递。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通讯员 廖艺)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