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第一道防线,武汉市于2月21日全面启动幼儿园近视群体防控试点工作。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区域之一,洪山区正构建“筛查—预防—干预—追踪—研究”全流程防控体系,通过医教融合、科技赋能等创新举措,打造学前教育阶段近视防控的“洪山样板”。
洪山区卫健局选择次地花开幼儿园开展试点。2月26日,洪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高级站点开展为期三天的视力综合防控工作,计划为该园0-6岁幼儿完成首轮视力综合筛查。筛查项目涵盖用眼行为评估、裸眼视力检测、动态屈光检测、眼底检测等基础项目,针对中大班幼儿特别增加眼生物学测定,方便前后数据对比、科学追踪,同步建立数字化视力健康档案,并编制《家庭护眼指南》,开展家长护眼课堂及教师专题培训。
值得关注的是,专家团队率先推行近视易感基因普筛,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对高危幼儿实施早期干预,实现“未病先防”的精准防控。对于筛查发现的视力异常幼儿,专家团队将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涵盖行为矫正、营养指导及医疗转诊等多维度干预措施。
“3—6岁是眼球发育关键期,防控核心在于培养健康用眼习惯。”洪山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在指导试点工作时指出,将依托AI及物联网技术,为试点幼儿园配备智能化视力检测设备,实现筛查数据实时上传、动态分析。通过大数据追踪,系统可自动生成群体化、个性化护眼建议,并向检测的学校及近视高危幼儿家庭推送预警提示,确保“早筛查、早预警、早干预”的目标落到实处。
为激发幼儿参与试点工作热情,次地花开幼儿园也创新设计出“护眼+”特色课程。推出“自然光课堂”,将部分教学活动移至户外树荫下进行;部分园所开发“眼球体操”互动游戏,通过模仿动物视线追踪、色彩识别等训练调节睫状肌;还有园所将传统游戏改良为“护眼版”,如“蒙眼摸象”“远眺寻宝”等,让护眼知识潜移默化融入日常,让护眼“动起来”“活起来”。
根据规划,洪山区将于3月底前完成试点幼儿园师资培训及硬件升级。该工程不仅标志着近视防控体系向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延伸,更通过“政府主导、医教融合、科技支撑”的创新模式,为幼儿视力健康管理提供实践经验。随着防控网络的不断完善,这项惠及民生的健康工程将为孩子们构筑起守护明眸的坚实防线。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王珏)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