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武汉大学关工委首个社区工作站点落户卓刀泉街道名都花园社区,并举行“胡武工作室”授牌仪式。
今年83岁的老党员胡武,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也是一位立德树人的“新闻老兵”,现任武汉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宣传教育战线标兵、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胡武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莲荷乡,上学要挑着铺盖到离家20多里的地方。那时候,课外阅读很缺乏,看的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书籍。学生们不仅一边读书,还一边插秧、割谷、修水库、筑公路、挖矿石。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年轻的他对未来有了明确方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
1961年,胡武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四年的刻苦学习为他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毕业后,先后任职湖北日报、咸宁日报,奋战在新闻一线。1983年,武汉大学成立新闻系,胡武到武汉大学任教,耕耘于三尺讲台。
2001年7月,胡武正式退休,本应安享晚年的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选择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先后在多家媒体和高校授课,培养年轻人。2017年,应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胡武再次返校承担教学督导工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被广大师生誉为珞珈山上无私的奉献者。
近年来,名都花园社区积极链接武汉大学关工委,校社结合共同创立了“胡武工作室”。该工作室将在洪山区关工委、武汉大学关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各类有益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打造示范平台和工作室活动展示,进一步凝聚和壮大“五老”队伍,为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胡武工作室”将不断探索校社合作新方式,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擦亮社区“青春领航之国学课堂”“小小红色宣讲员”“南湖文化”等品牌,传播河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共同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
武汉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沈瑞年表示,名都花园社区是武汉大学关工委跨出校门建立的第一个社区工作站点,武汉大学关工委将动员更多“五老”投入到社区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来,服务好辖区青少年,“胡武工作室”将不断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经验、新成绩、新活力。
洪山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授牌是深化区校合作的生动实践,是社区关工委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希望武汉大学关工委和区、街、社区关工委能够将牌子挂在一起、阵地建在一起、工作连在一起、汗水洒在一起、情感连在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助力。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肖满(通讯员 李彦 张琦)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丨张宾 审稿丨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