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上午,2022年洪山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区文化馆400剧场盛大开幕,流光飞舞的非遗项目展演、琳琅满目的非遗集市、图文并茂的非遗图展…多元化的活动及创新形式,为洪山居民献上了一场体验非遗传统之美的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由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洪山区文化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洪山区分中心、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
非遗项目展演在古琴合奏《神人畅》余韵悠长的音律中拉开了帷幕,随后上演的独唱歌曲《卓刀泉传说》和“故事风筝表演”让现场观众近距离体验了非遗的文化之美、技艺之美和传统之美,由湖北省演艺集团带来的双人舞《楚·灵》则用肢体将荆楚传说的凤之灵,楚之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现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杨琼鹏为洪山区入围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洪山区人民政府区长严中兴敲响高洪太铜锣,宣布洪山区文化遗产日“享传统文化 · 购非遗好物”非遗集市正式开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永康致辞。大家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剪纸”传承人沈松柏的教学下“沉浸式”动手体验非遗文化魅力,以实际行动呼吁更多洪山青年加入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
据介绍,目前,全区共有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卓刀泉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高洪太铜锣》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洪山菜苔》《武汉剪纸》《楚风布画》《楚香制作技艺》入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成立了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了生产性保护基地、传承示范基地、非遗工作室、非遗传习室、非遗展厅等宣传、传承场所,洪山区非遗保护事业正呈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群众收益”的新局面。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高正 肖满
美编丨张锦涛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