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理“尺度”守护城市“风度” 鲁磨路夜市整治的关山实践

2025-08-18 09:56   洪山大学之城  

鲁磨路夜市,曾是武汉市烟火气浓厚的一角。

自2023年5月试营业以来,夜市从零星摊贩,逐步发展到五十余家,烧烤香、水果甜、麻辣辛香交织成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然而,当夜市的喧嚣逐渐掩盖了居民的安宁,当流动摊贩的“野蛮生长”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需求产生碰撞,一场关于“烟火气”与“城市秩序”的平衡术,在洪山区关山街道悄然上演。

1

繁华掩痛 民生隐忧积弊深

暮色下的鲁磨路夜市虽显繁华,却暗藏治理难题: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导致晚高峰交通拥堵,凌晨喧哗声扰民,露天餐厨垃圾滋生蚊虫,部分摊位食材储存条件简陋引发食品安全隐患,露天经营区域的监控盲区更让安全风险持续累积。

“每天下班高峰期,都得在这条路堵上,更让人头疼的是凌晨一点还有食客喧哗,根本睡不着觉。”家住附近的王先生无奈地说。近年来,鲁磨路夜市因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屡遭投诉,成为城市治理的突出矛盾。

2

刚柔并济 温情执法破困局

面对民生需求与管理困境的碰撞,关山街道在市区有关部门指导下创新“疏堵结合”模式,摒弃“一刀切”取缔,开启系统性治理。

6月16日起,街道工作人员每日开展“扫街式”劝导,向摊贩普及城市管理法规,耐心解释占道经营的危害。考虑到夏季食品保质期短、摊贩存货消化难的实际问题,特别设置了15天过渡期,给予经营者充分的调整时间,平衡执法力度与人情温度。

6月24日,街道向全体摊贩发放《致鲁磨路夜市经营户的一封信》,明确自2025年7月1日零时起关停夜市,为转型预留转圜空间。7月1日,街道办事处联合综合执法中心、综治中心、派出所、交警等多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由于前期宣传到位,整治当天未出现冲突,摊贩均未出摊,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工作人员同步清理了沿线占道经营的水果车、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并对商铺出店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原本拥挤杂乱的街道恢复了整洁畅通,路过的居民表示高度赞许:“现在道路清爽了,看着也舒心,多亏了你们啊!”

3

规范启航 长效机制谱新篇

整治非终点,转型是关键。关山街道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精神为指引,推动夜市经济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升级”。

新建成的鲁磨路夜市占地650余平方米,可容纳摊位四十余个,配备中央空调、专业油烟净化设备、24小时监控系统及消防设施,解决了露天经营的环境与安全痛点。

首批入驻摊主张先生感慨:“过去摆摊日晒雨淋,现在有了固定场地,顾客放心,我们更安心。”

关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治理从“突击战”转向“持久战”,努力打造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

从“头疼事”到“安心业”,关山街道的实践印证:城市治理需兼顾法理情,在堵与疏之间寻找平衡点。当规范管理注入人文关怀,市井烟火方能成为城市品质的生动注脚。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通讯员 徐海东 刘伟杰)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