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这项工作入选团中央基层建设样板间案例

2024-08-19 08:50   洪山大学之城  

近日,从洪山团区委获悉,《湖北武汉五环社区:引领高校学子与社区 “双向奔赴”》,入选团中央基层建设样板间案例。

五环社区

引领高校学子与社区 “双向奔赴”

五环社区邻近武汉工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商贸学院等高校,下辖五环小区、五环嘉园、邮电学校等 7个小区。社区 60 岁以上居民占比六成以上,其中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300 余人,社区养老助老、子女托管等民生服务需求旺盛。但由于社区存在工作力量不足、服务项目短缺等基层治理难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区基本公共事务的开展。

洪山团区委立足“大学之城”区位优势,探索建立校地团组织联动共建机制,引导五环社区团支部主动对接周边高校院校团委,链接导入高校资源力量,精准对接社区现实需求,既有效增强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又丰富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具体场景。

1

加强横向联动

扩大校地组织“朋友圈”

社区团支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主动牵线高校团组织,充实社区基层治理青春力量。线上互动联,依托“志愿汇APP”“大学生下沉社区报到群”“社区实践信息群” 等平台渠道,及时向大学生发布社区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信息,动员更多青年力量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目前,五环社区与辖区周边9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覆盖助老服务、子女托管、清洁家园、反诈防骗等多个领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达1500个小时。

线下主动联,以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为依托,团区委牵线搭桥,引导社区团支部主动走访对接辖区高校团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组建“高校+社区联动团建”工作群,打破不同领域团组织之间的横向壁垒,促进高校团组织由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转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

聚焦急难愁盼

汇集青年议事“金点子”

依靠青年“共商其事”,坚持问题共谋、思路共谋,办法共谋,青年志愿者“日收集周汇总月清单”收集群众诉求形成问题清单,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为月度议题提交青年议事会,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群策群力,解决群众民生难题。

组织青年“共显其能”,社区团支部因势利导,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及资源优势”,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各尽所长各显其能,针对青少年课后托管和居民文化培训需求,帮助社区开办“周末学堂”“青年夜校”“老年大学”,分层分类打造特色培训课程。

引导青年“共享其成”,成立“青年评议团”,在全程参与问题解决过程的同时,还负责验收问题解决成果,建立“月评月考月计划”工作机制,邀请服务对象和青年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自评、开展互评,畅通居民评价渠道,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3

激活青春动能

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

社区团支部聚焦“干什么”“怎么干”两大问题,激励高校学子在服务社区治理和服务青年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加强精准对接,打造“居民点单—团团派单—青年接单”工作模式,探索社区团支部发榜、高校团组织揭榜、院系团学组织落实的“揭榜挂帅”实践路径,根据社区青年议事会议定事项,精准匹配居民所需和学生所能,分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推动双向赋能,通过深化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来检验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建设成效,纵深推进“青年聚力共同缔造”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各结对高校组织10名团学骨干到社区、小区以及网格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委员及团小组组长等,形成区级团委主导、高校团委配合、社区团组织落实的协同联动、双向赋能机制,校地双方共建实践项目、共享实践成果。

打造特色项目,按照日常课余时间常态化报到、寒暑假期集中式报到、重大活动阶段性报到等不同方式,结合小区居民现实需求,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等结对高校先后创设“七彩”托管班、全职妈妈训练营、中医理疗社区行、清洁家园“一铲净”等特色服务项目,形成校地团组织为社区居民全龄段服务的工作链条。

4

注重建章立制

打好激励保障“组合拳”

社区团支部不断完善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保障激励机制,持续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

建立培训机制,社区团支部积极争取社区党组织支持,选派经验丰富的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围绕应急救护、走访入户、矛盾调处等主题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培训,形成“导师传授—学生实践”的工作模式,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基层服务能力,促进大学生在社区顺畅开展社会实践。

强化保障机制,争取区级团委的支持协调和工作保障,团区委划拨专项经费为参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有效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人身安全。

落实激励机制,社区团支部制定《五环社区志愿积分兑换方案》,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积分存储和物资兑换机制,定期举办五环社区志愿者表彰,增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正向激励反馈,进一步汇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青春力量。

洪山团区委联合高校团组织,聚焦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以五环社区团支部为样板,探索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结合点,为辖区高校团组织提供社会实践的多元化场景,既引入高校资源成为社区团组织工作力量,又引导高校大学生在社会治理的“第二课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有效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社区治理持续注入青春活力。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肖满

来源丨洪山团区委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