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三进·共同缔造”走进武汉贝赛思国际学校

2023-10-20 10:28   洪山大学之城  

为深入推进“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10月18日上午,洪山区张家湾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进学校”,调研武汉贝赛思国际学校办学情况,助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严湘桃,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预工委、张家湾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主要负责人,以及辖区人大代表等27人参加活动。

武汉贝赛思国际学校项目是洪山区人民政府于“樱花之约”招商引资大会上重点引进的优质教育品牌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由长江村集团和校方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包含一所民办双语学校、一所国际学校和一所民办幼儿园,可提供从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教育。

代表们实地视察了学校大堂、报告厅、体育馆、黑匣子剧场和教室等场所,并观看了学校的宣传短片。座谈会上,代表们对校园环境、教育水平、师资力量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所公办学校的负责人,我能从学校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得到很多思考。”彭彦代表表示,两所学校均依托于名校品牌资源,办学既有情怀、有能力,也有文化积淀,未来可以加强校际学习交流,共同营造乐学、乐教的校园氛围。

明杏芬代表表示,该学校建设令人耳目一新,国际学校能提高学生思维层次、开阔学生眼界,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课程体系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价值取向,要在国际学校保障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达;二是教师资源方面,加强外籍教师以外的本土师资力量,加强学历以外的考核和把关,加强教师留任的稳定性;三是学生管理方面,增设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国际教学体系转换的衔接课程,个性化之余,加强对自由时间的管理调控。

徐丹丹代表说:“作为家长,这所学校能让我看到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她表示,国际学校的发展仍要注意与本土文化结合,小班教学模式要做到与应试教育的良好衔接,同时,处理好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将学校纳入当前卫生保健体系和工作机制中去。

邱俊代表表示,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思考办学特色与行业定位,持续稳定就学生源。同时结合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要求,寻求双语教学模式下的升学路径保障,进而实现村集体和学校的双赢发展。

严湘桃指出,作为村级产业用地招商引资培育产业的模式之一,要把村集体和学校当做命运共同体来发展,一同发力,提升产业用地效力。他指出,情怀和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育事业高于教育产业,公益性大于营利性,要坚守“办一所好学校”的初衷;教育的育人属性在首位,国际学校要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发挥优质教育产业的吸附力,打造教育领域标志性品牌,吸引外资企业来洪山投资。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程烨)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丨张宾  审稿丨蔡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