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身边的“熟人”和“小事” 做城市文明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2021-11-06 18:16   洪山大学之城  




“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有心人”“机器是冰冷的,拍摄者的心是暖的,所以作品就有了温度。”11月5日,洪山区委文明办举行 2021 年下半年文明宣传新闻写作专题培训会,邀请长江日报首席记者张维纳、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可视化实验室首席创意官贾代腾飞前来授课,面向基层骨干通讯员,重点讲授典型人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用好全媒体方式捕捉城市文明的精彩瞬间。

如何发现社区里的平凡英雄?张维纳老师认为,社区基层蕴含新闻线索,越靠近百姓,新闻的鲜活度越高,往往是“小人物大感动”。在挖掘基层新闻时,要做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有心人,既要关注社会现象和时势变化,明确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又要多留意身边的“熟人”和“小事”,从生活的“司空见惯”中以小见大。

张维纳老师提出,“要用讲故事的思维写新闻”,社区新闻应接地气、有故事,不说空话、套话,用平实的语言讲好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善于用小切口、小故事表现大主题。在文明宣传类稿件写作中,建议按照文明规范的“八个人人”为标准,打开写作思路,找准新闻线索。

贾代腾飞老师则以“全媒体条件下讲好中国文明故事”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典新闻摄影作品,讲述了每篇报道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新闻的温度与力量。他认为,新闻人包括基层通讯员都要具备影像综合思维,从主题、故事、情感、评价、语言精准、个性风格6个维度来构思新闻,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可看、好看、耐看”的。他说,“有温度的心才能带来有温度的作品。”

学员们表示,参加培训受益良多,老师们的授课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典型的案例剖析,既讲授了基本知识,又传授了方式方法,收获满满,备受启发,将认真消化、勤学多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宣传敏感性和写作能力,进一步发掘洪山好人、讲好洪山故事、传播洪山正能量发光发热,为高水平建设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肖满 高正 徐帅(通讯员 任理华)

美编丨张锦涛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