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白沙四路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建设工地,一片繁忙的景象,机械声此起彼伏,多台塔吊正在起吊运送各种材料,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建筑主体已经呈现。位于地铁5号线青菱站附近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洪山区妇幼保健院、洪山区疾控中心也是马力全开、抓紧施工。


在洪山区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上,洪山区政协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朱定成提出,加快补齐洪山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短板,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更高期待。”朱定成坦言,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高针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疾控体系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疾病预防需求不相适应、医疗救治能力与重大疫情救治需求不相适应、基层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部分公众公共卫生健康素养不够高。

区政协高度重视、充分酝酿,将《关于洪山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补短板项目推进建设的建议》列为重点提案,并多次督办。10月12日,洪山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提案人、部分常委、委员实地调研督办《关于洪山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补短板项目推进建设的建议》重点提案。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仔细询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详细了解项目竣工投产的时间节点、投产成效。

洪山区卫健局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洪山区公共卫生补短板建设项目共14个,总投资超过90亿元,目前开工建设项目13个,预计到今年底, 7个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3个完成地下室结构封顶、3个顺利完工。13个项目建成后,总增加床位3648张,其中平疫结合可转化床位1985张、精神卫生特殊床位109张、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床位939张,极大缓解洪山区老百姓看病难的压力。

为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洪山区推进组建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在辖区公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并扩充公共卫生科,开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功能,组建20支流调队伍,完成6家发热门诊、21家基层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储备31家隔离点,设立洪山康复驿站,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243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在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医养结合服务,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5家社区医院。

委员们一致认为,提案精准、委员参与度高、落实有力、成效显著,有力回应了洪山人民对家门口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期待。区政协主席王兰英表示,“三个不相适应”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接下来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加补齐短板弱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着眼长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基础综合配套设施;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肖满
美编丨汪子楚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