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学习成办公现场 街校共推“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提速

2019-07-10 21:25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 (通讯员肖满 程啸 卢叶蕊)自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与洪山区签署“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区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个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区校共建的4.2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5年累计孵化企业308家,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沃土;学校周边道路建设和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柳园路整治完成,文荟街下穿通道工程接近尾声,学校科技孵化楼二期开始建设……区校深度融合,结出累累硕果,树立了区校合作新典范。

“水乳交融、情感相同、利益共享,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洪山区的大力支持。” 7月3日,在珞南街党工委中心组与武汉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党支部开展的“双联”理论学习活动上,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用三个关键词,表达了武汉理工大学与洪山区的深厚感情。

副区长叶林,区大学之城办、区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城区改造更新局、区行政审批局、洪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参加联组学习,双方围绕区校合作、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为加快推进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出谋划策。学习开始前,大家一同参观理工大图书馆、校史馆和艺术馆,回顾学校办学历史,感受现实发展巨大成果。

陈文表示,本次学习活动是前期区校共建基础上的理论驱动,学校将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扩展文化创新传承平台、推动中外合作大学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积极打造“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强力配合洪山区“中央创智区”的规划建设。共同打造珞狮路理工智谷、雄楚理工信息产业基地、柳园理工创意文化区等特色基地,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洪山区“大学之城”创新经济圈的发展。

叶林指出,大学之城建设是洪山区重大战略部署,武汉理工大创新经济圈是洪山区“中央创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山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校助力。“高校吹哨、洪山报到”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机制,关键在落实。针对理工大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逐一落实解决。要主动当好“服务生”,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对接,针对问题清单,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助力区校共生共荣。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